> 资源中心 > 官方博客 > 行业解读 > 数字化给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带来了什么?(施工企业数字化)

数字化给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带来了什么?(施工企业数字化)

作者:红圈 来源:红圈 时间:2021-08-13

当今的社会是数字化的社会,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,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。数字化管理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,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也逐渐接受、融入这一新兴技术。


工程企业借此有效地实现了项目动态管理资金风险控制,同时也对工程项目进行了协调调度,显著提高了管理和决策水平,避免了以往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数据搜集不齐全、问题反馈不及时、信息监管不得力等等不合理现象。


工程项目成本需要数字化管理


市场现状:当前国内的建筑行业,市场竞争日趋激烈。很多中标工程在承揽项目的过程中,为了顺应当前市场形势,属于合理的低价中标工程,本身在编制清单综合单价时为保证投标价格具有一定的竞争性,其风险费、管理费、利润等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选取了较低的费率,如果在管理上稍有疏忽,就有可能使用本已微薄的利润来补贴超支的成本。


管理困境:在此严峻情况下,既要保证工程质量,又要寻求工程效益。因此,企业必须从领导到员工,从入场前的施工方案,到入场之后的施工安排,以及所有的经营策略与资源管理都要动员起来,积极投入运转,采取适行有效的技术、经济措施。而一个项目的成本管理仅仅停留在传统、静态的思维方式,缺乏数字化处理的动态支持,很难有效控制实际成本,也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
这种情况下,通过数字化管理进行数据汇总和处理的方式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。数字化管理工具通过对每个部门、每项工作、每个员工流转的各种数据进行及时采集、分类、保存之后,在进行高效、透明的数字化处理和控制。数据化管理的结果可以大大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,保证中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准确,最大程度地避免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。


建立信息处理平台是关键


如果没有基础数据,数字化管理等于空谈。但是有了基础数据也绝不等于完事大吉了,还必须要求这些数据准确、翔实、可靠。因此,企业要实现数字化管理,就需要有一个功能完善、性能优越的信息处理平台,这个系统是建立在对企业项目成本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调研、深刻的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,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、明确系统软件架构。另外,系统还需具备良好的灵活性,面对企业的业务变更可以随时做出调整。


经过充分的需求调研、系统配置、系统测试之后,让各层级员工将数字化工具真正利用起来,从而切实完成系统化的管理流程规范,企业才能真正迈入数字化管理的门槛。


最后,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一定要得到领导的有力支持,特别是一定要一把手亲自挂帅,成为真正的一把手工程。现实中不少失败的案例都反证了这一点。


有效抓好事前管理


外行往往认为,成本管控的全过程非常复杂:例如一个大型项目首先涉及的社会各方成员众多:政府机构、专业监管部门、建设方、承包方、设计方、监理方等等。其次投入的生产要素多:劳动力、材料、机械设备、技术、安全和大量的资金。一个群体工程更是会体现出周期长、不可预见性大、洽商变更繁杂的特点。


其实对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,它们的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章法:实际上管理的重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,重视事前计划控制、加强事中过程控制、健全事后纠偏控制,形成一个良性、动态的反馈、循环控制过程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,将数字化管理贯穿到每一个环节,就能够顺利实现保证质量、控制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。


工程建设之初,可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汇总项目和各方的信息数据,保障信息时时畅通,对于未来施工过程中协调关系、沟通信息、确定方案等问题都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避免因信息传递的不对等引起的时间延迟和各方决策方案的不统一,有效提高工作效率。总之,通过数字处理平台能够迅速组织员工,将真实准确的信息反馈到项目管理系统里,使之能够行使内部监管、数据比对的职能,达到控制总成本的目的。


有效加强合同管理


合同条款是否能够被严格执行,这关系到一项工程的成败。如果没有高效、实时的数据处理,很难把握各项条款是否严格执行。


通过高效的数字化管理,可以增强劳务分包方的资格预审程序,重视分包队伍的能力、规模与近年业绩。在招标过程中,切实做到公平诚信,确保优秀的队伍能够参与竞争并中标,在工程施工之初,就打下良好的基础;另外,系统中清晰记录劳务队伍合同条款,有效减少合同外立项,便于现场管理,减少双方争议,控制结算价格。


有效提升现场管理


信息化平台就像一条纽带,实现各方负责人之间的积极协作,及时进行沟通,避免发生人责权脱节的状态,使各部门的工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。


  • 经营人员提前编制施工预算,为签订劳务合同、采购合同提供依据,及时发现并处理处理变更,通过信息平台把变更信息及时反馈给现场技术人员,为办理洽商提供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,为工程结算打下良好基础;


  • 技术人员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,及时提供计划,避免反复支出运输,购买费用;


  • 施工人员严格控制合同外用工数量,随时记录,做到用工有效,数量可靠;


  • 物资人员严格执行公司及项目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,严格控制材料质量,遵循集团公司成本管理和推行的软件要求;


  • 严格执行材料出库程序,限额领料,必须将材料用料控制在消耗定额内,通过数字签名实现发料时层层审核,避免浪费和责任不清的弊病。


综上,正是因为数字化管理所起到的纽带、桥梁作用,实现了各部门人员在信息平台的高效协同与资源共享,大量地节约了人力和物力,实现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,提高了效益。


相关资讯

近来,“数字化转型”成了一个高频词,且热度不断在增高。业内许多人士都在谈论这个话题,大有谁不谈“数字化转型”谁就是个“落伍者”之状。为便于在相同语境下讨论问题,今天我也凑个热闹,以“数字化转型”为题,谈一点粗浅认识,就教于同行。

行业解读 2021-02-05
更多资讯